最新款人民币曝光,14亿中国人的花钱方式将改变

2020-10-12 10:22:44
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《硬核看板》栏目(公众号:yinghekb)出品。

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:钱,放到支付宝、微信钱包里,真的安全吗?

如果某天腾讯、阿里宣布破产,这笔钱是不是就凭空消失了?

有没有哪种货币形式,既具备电子支付的便捷性,又可以避免由于企业破产的财产损失风险?

数字货币,也许是更好的答案。

10月8日,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人民银行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,向在深个人“摇号”发放1000万元数字货币红包,每个红包金额200元,总计5万个。

受此消息影响,10月9日,数字货币指数上涨4.12%,和数字货币有关的股票全线飘红。

那么,数字货币到底是什么?为什么有了支付宝、微信支付,央行还要推行数字货币?数字货币会取代纸币吗?它和比特币又有什么区别?

01 曾被“抵制”的数字货币,到底是什么?

其实,这并不是数字货币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。

2019年,Facebook就推出了数字货币Libra,可用法定货币以1:1的比例兑换,用于网上或者线下便利店购物。

Facebook希望Libra变成一种具有稳定价值、安全的货币,不过Libra先后受到了美国国会和其他各国的质疑,原因是该项目在消费者隐私保护、国家金融稳定等方面,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。

早前Facebook就出现过超5000万用户信息遭泄露的丑闻,所以担心用户使用Libra的消费数据可能遭到泄露。被商家或者数据公司获取用来牟利,也不无道理。

既然数字货币曾被抵制,为什么央行还要推行它呢?

实际上,中国要推行的数字货币和Libra是有很大不同。

首先,从管理上,Libra是一种无国界货币,由多个公司机构组成的Libra 协会管理,机构包括PayPal、eBay、Uber等等,隐私保护和金融安全都有待验证。

而央行的数字货币是中国的主权货币,由央行发行和担保,具有权威性和安全性。

此外,二者的发行目的也大有不同,Facebook希望Libra成为全球流通的货币,增强自己全球商业垄断地位。

而中国的数字货币的目标是替代部分人民币M0纸钞,提高货币的流通效率。

这里简单科普一下——M0、M1、M2是货币银行学中的概念,代表了国家货币供应的三个层次。

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。

M1等于M0加活期存款,简称狭义货币。而M2又等于M1+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,简称广义货币。

为了方便理解,可以把国家比作普通人,M0就是手头立刻拿得出的现金,比如在便利店买可乐,一摸兜,就能拿出M0。

M1是手中的现金加上在银行的活期存款。

举个例子,假如一个人想买一个上万的包包,可是手头现金不够,怎么办?要么去银行取钱,要么刷卡,虽然多了流经银行的步骤,不过使用起来依旧很方便。

M2就是M1加上个人在银行的定期存款以及能从银行借出来的钱。

比如,一个人想买辆30万的车,手头有5万现金,银行活期有5万,这时ta想到还有15万的定期存款也能取出来了,根据ta的征信,再从银行借5万就够了。

整个过程可能更麻烦一些,但ta依然能凑够30万。换句话说,M2可以视作一个人所能拥有和支配的「最多的钱」。

说回刚刚的结论,中国发行数字货币,是用来代替部分人民币M0的功能。

所以,对于很多人关心的问题:数字货币到底能不能买东西?

当然能!

而且根据央行的说法,未来数字货币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,就是线下小额零售。比如去便利店买个早餐,去菜市场买菜,去吃个火锅,都可以用数字货币付款。

那么,数字货币的出现,意味着纸币从此消失吗?

短期内,并不会。

由于技术限制、区域发展水平不一、用户习惯不同,数字货币和传统纸币会处于共存状态。

不过根据央行现行长易纲的说法,数字货币的研发应用,是为了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、安全性和防伪水平,助推中国数字经济加快发展。

而更远的未来,数字货币取代纸币,也是有可能的。

02 为什么要推行数字货币?

很多人可能会问:现在吃饭逛街,大多数情况下也不需要纸币,有支付宝和微信就够啦,为啥还要推行数字货币呢?

这里先理清几个概念: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主要用于结算,本质上是一种电子支付方式,而数字货币是数字化的纸币,本质上是法定货币。

而且,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是需要绑定银行卡,还是需要通过银行来结算。

数字货币不需要银行账户,只需要在手机上安装一种央行开发的数字钱包APP,把数字货币放进去,就能随时使用。

比起支付宝、微信,数字货币最大的优势就是——更便捷。

举个例子,一个人去吃饭,结账的时候,突然发现自己和商家都连不上网了,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没法使用,怎么办?

这时,如果ta有数字货币,只需要使用数字钱包的“碰一碰”功能,就能轻易完成支付转账等操作。

央行数字货币支持NFC功能(Near Field Communication),这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,和用手机刷公交卡差不多。

不用联网,不用信号,不管你在郊区、高铁还是深山老林,只要手机有电就可以。

除了方便,数字货币还具有另一大优势——安全。

试想一下,假如有人把钱全放在支付宝和微信中,一觉醒来,却看到了阿里巴巴和腾讯破产的消息……

虽然这种可能性较小,可阿里巴巴和腾讯毕竟只是市场企业,理论上讲,任何企业都存在商业经营风险和破产清算的可能。

但是,央行是不会倒闭的,因此,在法律地位和安全级别上,支付宝、微信等第三方电子支付工具的安全性,显然是远远小于由央行担保的数字货币。

除了以国家信用背书,数字货币的可追踪性也增加了安全性。

传统纸币的假币就很容易广泛流通且不易察觉。比如,张三用100元假币吃了顿饭,饭店老板收了钱后又去打车,司机又拿着假币去交高速费……

整个过程中,商业银行不知道,央行更不知道,直到最后有人识别出来,这100元假币才会被彻底销毁,停止流通。

而如果大量假币在市场上流通,不仅会造成个人损失,还会导致通货膨胀,影响国家经济。

但是,数字货币在理论上不会出现假币。这是因为在国家高度保密、复杂的密钥技术保护下,数字货币有唯一性编码。

而且数字货币进入数字钱包后又会生成可追溯的信息编码,包括钱包主人的身份信息等。

因此,只要市场上出现重复的货币编码,就会很容易被追踪到,任何假币流通都会第一时间受到监测和阻止。

其次,数字货币采用了区块链技术,这种技术最典型的特征就是,记录到区块链上的信息是不能随便更改的。

数字货币花在哪、花了多少、什么时候花的都会被如实记录,所有的资金流都是可追踪的。

不少人可能会担心隐私问题,这一点大可放心,因为平时生活中,商家或者其他人是看不到消费信息的。

央行主要是借助区块链技术进行反洗钱、非法融资等涉及经济犯罪和金融安全方面的防控。

既然数字货币有这些优势,它会不会对支付宝、微信的地位产生巨大的冲击呢?

理论上讲,数字货币会作为一种补充支付手段进入大家的生活,大家可选择的支付工具增加了,但渠道和场景都没有改变。

但从长期来看,这是一个由市场来决定的问题,取决于使用的便捷性、商业价值、经济规模等。

绝大多数人并不关心某种支付方式背后的逻辑,哪个好用、方便、安全,就用哪个。

03 数字货币VS比特币

数字货币“大火”的趋势,让人不免想起曾经的“老网红”——比特币。

2009年,全球经济危机下,一个叫中本聪的神秘人发明了比特币,他的初衷是想构建一个没有中心机构的货币发行体系,这样货币就不会被无限超发。

比特币是一种虚拟货币,可以用来购买网上的虚拟产品,也能和现实的货币进行兑换。

那么,比特币和数字货币,到底有什么区别呢?

首先从性质上,虽然二者都利用区块链技术,但数字货币其实只是法定货币新的存在和流通形式,是一国的主权货币,属性仍然是中心化管理。

而比特币没有特定的中心机构发行,也就是所谓的“去中心化”。

其次,从获得方式上,央行的数字货币采取双层运营体系——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,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。

而比特币则需要人们在电脑上通过大量复杂计算获得,但总量固定而且稀缺,只有大约2100万枚。

可以理解为,所有人都在做一道难度很高的数学题,算对了就会得到一枚比特币作为奖励。

最后,比特币本质上并不是货币,而是一种虚拟商品,最多只能算是私人部门的“类数字货币”。

因为没有足够的信用进行支撑,虚拟货币无法承担法定货币的职能。

从2014年到现在,“数字货币”已经走过了顶层设计、标准制定、功能研发、联调测试等一系列流程。

如果试点顺利,大家也许能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 “一睹芳容”。

数字货币究竟将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,也许只有它真正到来的那天,才有确切的答案。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